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十里稻花香四林 乡村蝶变日日新
——厦门同安四林村打造多元化的田园综合体特色产业
更新时间:2024-07-29 16:26:26 来源:中国网

北山层峦,梯田叠翠。电瓶车沿着乡间小路行走,先是听见溪流潺潺,接着望见远山交织,夏日斜阳映射大地,百亩稻穗闪烁其间,一片乡村田园好风光。再往里走更显乾坤,滨水景观带、艺术稻田区、有机果园区、休闲观赏区等“稻田+”业态正在加速布局,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据了解,在今年十月稻花飘香之际,同安四林村农文旅研学即将开启,“我们已做好充分准备,迎接更多的研学学子和游客。”四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叶大柱说。

位于厦门市同安区五显镇东北部的四林村,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培育特色产业、推动土地流转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措施,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将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完美融合,打造多元化的田园综合体特色产业生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经验】

土地流转工作室  连接村民梦想与现实的桥梁

四林村距离同安城区约5公里,集“青山、渠塘、田园、村庄”四大资源特色于一体,蔬果、水稻等产业发达。“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要瞄准产业振兴的‘靶心’。”叶大柱表示,土地流转是推动乡村产业项目落地的根基。两年前,他带领村干部在田间地头搭建起土地流转工作室,很快,一支由驻村工作队、党员先锋、德高望重的老人协会成员以及村民代表组成的入户小分队应运而生。

然而土地流转之路并非坦途,为了打消农户疑虑,团队花费了不少心思。“有个村民流转意愿不强,我们入户小分队连续11个晚上到他家中,谈政策,话思路,向村民讲明白、理清楚土地流转前与流转后的经济账,并介绍他到村里的农业企业工作,最终做通了村民的思想工作。”叶大柱说,作为村干部,必须始终坚持一个“公”字贯始终、一个“实”字抓到底、一个“民”字挂心头,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才能无愧于人民对我的信任。

image.png

打造多元化田园综合体 四林村供图

当一张张项目规划及效益蓝图在村民们的眼前徐徐展开,那是一片片金黄的稻田、一垄垄翠绿的蔬果、一座座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园……村民们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变化,纷纷加入到土地流转的行列中来。两年的时间里,四林村成功流转了800余亩土地,不仅为企业和合作社的项目落地提供了坚实的用地保障,更为村集体带来了72万元的可观收入。村民们都说,是“三个一”的土地流转工作法,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了青春,也让他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做法】

引来“金种子”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土地资源被盘活了,叶大柱却犯了难!这么多的土地资源,要引进什么企业,做什么产业更优?四林村土地肥沃,这片土壤适合现代化农业,经过多方探讨和论证,叶大柱瞄准了这一“赛道”。

从县道421景观大道往北驶入,这是叶大柱带领全村精心规划的“乡村振兴观光动线”的起点——美优现代农业科技园。这个科技园占地面积约85亩,一个个现代化农业大棚坐落其间,犹如一朵朵绽放的向日葵。“由百香果、水果玉米、麒麟果和牛油果串连打造成的瓜果长廊,每年产值约有2080万元。”叶大柱说。叶大柱熟练地讲解着百香果和水果玉米的套种技术和培育技术,这位村支书俨然一位农业技术“达人”,他说,现在村两委干部都在积极学习,下地实践,将来研学项目开启,他们都要担当起“讲解员”的角色,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听、所感,为学子们开启丰富又接地气的农村农业社会实践课。随手摘下一个百香果,又大又甜,水果玉米更是无公害,现摘现吃,清甜可口。

image.png

四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叶大柱在百香果园讲解种苗培育技术 陈志坚 摄

据介绍,美优现代农业科技园积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种苗优势,生产原浆果汁、果脯等产品,并加工含有水果玉米、草莓、番茄原浆的素食馒头和面条等食品,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同时,企业还建立了高校实践教学基地、田间教室、亲子采摘园和科普走廊,拓展农旅产业,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也为其他村企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image.png

大棚基地 四林村供图

“我们的蝴蝶兰全面投产一年产值可达3亿元。”叶大柱自豪地说。据介绍,蝴蝶兰育种创新产业园是同安区招商引资的重点花卉种业项目,四林基地占地约110.8亩,建设了高标准、智能化蝴蝶兰生产温室大棚50000平方米及相关配套设施,具备种质资源库、研发育种、种苗驯化、栽培出口等专业功能,基地一期已投6000多万元,总投资达1.37亿元。

此外,还有百亩子姜基地和麒麟果基地也已在四林村落地,厦门育禄昌种苗蔬菜育种创新产业园每年所销售种子大概可以种植2.5万亩……

如今的四林村种业产业遍地开花,许多优秀农业企业纷纷进驻,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村集体收入增加了,更多村民到家门口的企业上班解决了就业问题,不由得说,叶大柱和村民们这一“赛道”选得好!

【延展】

推动“稻田+” 点燃乡村文化活力

沿着四林村的村路行驶,村路两旁的稻田组成了一幅幅绝美画卷,这里便是水稻公园,也是四林村着力打造的田园综合体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叶大柱介绍,“水稻公园”位于四林村水果内自然村,总占地面积490亩,是一个集耕种、实验、科普、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农文旅多业态综合体。该项目由厦门同安城市建设有限公司主导建设,目前已被定位为厦门市乡村振兴美丽田园标杆项目。

作为水稻种植的示范区,项目在良种良法良机良田深入融合上下大功夫,与厦门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农业科研实验,同时与厦门国贸研学教育管理有限公司开展学生研学实践的合作洽谈;项目规划建设亲子游乐园、动植物生态链园区、露营休闲区等,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稻田风光的美丽,体验农耕文化的魅力,并增进对农业和乡村的了解与认识。据悉,水稻公园一期项目计划在今年10月前完成。届时,也将成为研学的重要项目之一。

四林村以土地为基础,在种植粮食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延伸,叶大柱表示,多元的产业才能产生“1加1大于2”的效果,为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化农业打牢了坚实的基础。

【思路】

特色农文旅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两年来,通过土地流转、资源整合及产业创新,四林村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村民收入的显著提升。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大关,且先后获评“全市第二批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厦门市乡村振兴示范点。

叶大柱表示,四林村将着眼农文旅,扩充覆盖田园综合体产业生态,打造产业融合多元场景。未来,稻香书吧、休闲咖啡、茶桌仔、观景平台、乡间小径、稻田之心、艺术长廊等网红打卡点将遍布园区各个角落;农作体验区、农业竞技场、乡村音乐会、大地艺术节等盛大活动将贯穿全年。

image.png

叶大柱在田间为学生授课 四林村供图

在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基础上,四林村积极融入文旅研学内容,打造集观光、体验、教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新模式。其中,研学旅游将组织学校师生、企事业单位等前来参观学习,通过实地观察、实践操作等方式,加深对现代农业、乡村振兴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挖掘四林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展红色教育、农耕文化体验等活动,让游客在欣赏田园风光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底蕴。此外,建设知青学堂多功能会议室,用于研学教室、党建讲堂、农产品展示厅等功能使用,每年可以增加村集体收入7万元。

与此同时,四林村还将根据市场需求和游客喜好,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如农特产品礼盒(含百香果、水果玉米、麒麟果等)、花卉盆栽、手工艺品等,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增加村民收入。

以文塑旅、擘画蓝图。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发展高质量农业,打造高颜值农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四林村加快构建乡村产业体系,走深走实“产业优”发展之路。展望未来,四林村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思路不动摇,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努力打造成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的全国典范,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陈志坚 周雅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