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四好农村路”提出十周年。十年来,漳州市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总目标,持续畅通农村公路网络,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不断提升交通服务水平,结合地域文化、经济发展和农路特色,逐步形成“农村公路+产业、旅游、体育、民生”的融合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十年来,漳州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1570公里,等级公路比例达90.03%,全市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达79.27%,累计完成投资93.69亿元,建成农村公路2615.173公里,危病桥改造178座,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2445.023公里,创建7个“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2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农村公路+产业
乘势而上做足“农村公路+产业”文章,漳州市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与特色农业、产业升级等一体谋划推进,努力让每一条农路所及之处皆有商机和人气涌动。
云霄商泮线旧路拓宽改造后,当地社区通过与高校联合培养制茶人才、建设共享茶厂、举办线上直播活动等不断提升泮坑茶村知名度,打响泮坑“生态+”茶文化品牌,带动茶农年收入增加6000元,有效促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长泰兴旺路打通官山工业园和兴泰工业园的交通联系,有效改善园区道路交通能力,为开发区扩大升级提供强有力的硬件保证。
漳浦县持续完善台湾农民创业园、天福等产业园区配套交通基础设施,南靖县抓好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闽台农业融合发展(兰花)产业园等园区交通配套设施提升工作,推进公交线路优化、延伸,全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助力闽台融合发展。
农村公路+旅游
随着近些年乡村旅游的兴起,漳州市结合美丽乡村和乡村生态旅游建设,推行“一路一风景”的农村公路示范路,以农村公路为纽带将域内景区串点成片,精心打造“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农村公路生态景观,让更多游客在途中感受美景、了解农村,享受旅游美好时光。
华安县打造上坪土楼群至大地土楼群公路,建成省级生态公路芹官线、汤晓丹故居连接线等6条集旅游、生态、文化、产业、安全为一体的“五合一”特色公路,将二宜楼景区、七彩官畲、新圩古渡等重点景区“串珠成链”。
南靖县实施福建土楼(南靖)景区旅游主干道提升工程,将土楼景区、生态公园、特色民宿、美丽乡村等紧密结合,打造串珠连线,连线成面的“交旅”融合新空间。
东山县打造滨海旅游公路串联南门湾、屿南湾等九个海湾和帆船帆板、文旅影视等七个基地,助推全岛景区化以及康养、体育、文化等多业态融合,推动“蓝色产业”发展。
农村公路+体育
在近几年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漳州市始终坚持农村公路绿色低碳发展,并将其与体育事业相结合,依托“农村公路+体育”,成功吸引更多运动爱好者前来感受漳州农路之美。
东山县成功举办了中国·东山岛首届国际自行车邀请赛、东山岛国际半程山地马拉松赛等赛事,进一步提升东山知名度。
南靖县成功举办了南靖土楼国际马拉松赛、福建省自行车联赛(南靖站)等赛事,参赛选手们在青山绿水间奔跑,在世遗土楼里穿行,尽情享受南靖土楼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五福南靖全域旅游活力,进一步提高“福建土楼·五福南靖”品牌知名度。
农村公路+民生
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标,以为民务实的决心和干劲,全力打通农村公路“毛细血管”。
云霄新三线原道路路窄、弯多、临崖缺少防护。为保障沿线群众出行安全,县交通局加宽路面、截弯取直、完善临崖路段防护设施,消除了交通安全隐患,群众出行安全更加有保障。
平和黄新线是民族村土田村出入通道,对该线路的硬化及拓宽后既方便村民出行,又解决蜜柚运输问题,同时,该村结合地方特色打造亮点,建设蜜柚加工厂、畲族文化中心等,发展畲族特色旅游。
以路为媒、以美为介。在新征程上,漳州市将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通行能力,推进“农村公路+”融合发展,用农村公路把自然人文和美丽乡村串联成线,实实在在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陈思佳 严福明 王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