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职业大学:不止于“通”向未来 更在于识“践”未来

来源:中国网 | 2023-10-07 16:22:13

看那在通识课堂中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的学生们;看那备课会议上精益求精、如琢如磨的老师们;看那在通识讲座中与学子们热情交流、思维碰撞的名师大家们……不经意间,通识教育已然刻入每一个黎明学子的人生印迹,成为他们宝贵的财富。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黎明职业大学立足学校“三教”改革总体要求,大胆创新,积极深入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通识教育改革建设,不断提升通识教育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建立健全新的具有黎明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

该校在制度上加强通识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即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开齐开足通识基础课程,要求各学院开设通识基础课程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1/4。全面评估现有通识课程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契合度和有效性,对所有通识课程进行调研、梳理、淘汰、重构,精选适合学生终身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构建黎明通识课程体系。教育模式突出本土性。充分发掘地方非遗文化、闽南文化、海丝文化以及学校现有的朱子文化、黎明文化等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将本土、本校文化知识融于学校通识教育中,构建具有黎明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学校通识课程致力于专业领域普适性、背景性学科文化知识的教学,为学生更好学习专业课程以及发挥专业技能提供深厚基础。同时,致力于学生分析、表达、推理和解决问题等基本技能的掌握,以便更好的运用到未来从事的工作或活动中。

学校成立了校级“通识教育指导委员会”,组长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由教务处处长、通识教育学院院长担任,成员由各部处室负责人、各学院院长组成,共同推动通识教育改革目标纵向贯通,同向发力,确保通识素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左右协同,推动落实提速提质。学校通识教育学院积极与各职能部门的沟通交流,以争取获得更多帮助和支持;同时,加强与各二级学院的对接联系,推动二级教学单位融入学校大通识教育体系,以促进通识改革方案、重要制度、关键举措尽快落实。学校积极探索通识育人新模式,积极推动通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通识选修课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在第二课堂的设计上力求创新,打造特色,思考构建课内和课外有效联动、校内和校外优势互补、学校和社会有机衔接的一体化协同育人体系。

黎明职业大学与二级实体学院密切合作,积极挖掘提炼专业教学内容中的通识元素并构建“专业通识课”,形成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适应、科学匹配、有机联系,深层融合的教学格局。截止目前,学校结合各专业特点和需求先后开设基础性、前置性“专业通识”课程20余门。鼓励各专业教师在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中融入通识教育,同时,鼓励各通识教师积极采取情境体验教学模式,推动通识教学进实验室、进机房,以提升通识教学的职场体验感。师资互聘互助,实现专兼师资融智。实行部分通识学科之间通识教师交叉授课,院际之间鼓励有通识学科背景的其他教学或行政教师开设通识教育课,校企、校际之间聘请有相关经验的、社会、企业人才或通识专家入校兼职开课或作讲座报告,实现通识师资“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跨校企”交融教学合作。着力构建“课赛-院赛-校赛-省赛-国赛”多级通识赛事教学体系,促进学生边训练,边比赛,边总结,边提高,为课内学习效果提供验证和体验机会,进一步增强学生通识素养水平。近3年来,通识教师个人及指导学生参赛获国家级奖项140余次,省级奖项200余次。

此外,学校还先后建立健全通识教育管理制度体系,责任体系和运行机制,专兼职教师考核、通识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价等制度办法20余项,用制度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形成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以保障通识教育的顺利实施与效果。以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抓手,持续改进、科学制定核心通识课程规划,逐步建成基础必修课程+拓展限选课程+个性选修课程+实践活动的迭代式通识模块课程体系。充分利用“云物大智”等技术推进通识教法改革,研究、探索、编制一套《黎明职业大学通识课程标准》,并积极编写人文历史文化、体育健康文化、信息技术文化、美育文化、素养文化等5个文化系列教材。以项目创建为抓手,充分挖掘立项一批通识教育教学质量项目,不断提升通识教育质量。近3年已立项建设校级以上特色优质通识课程近30门。

人文渊薮,日新又新,通智博识,立心立命,达材成德,与有荣施。黎明职业大学的通识教育,是每一位学子化茧为蝶、成人成才的必经之路,这条成长之路也将带给他们不一样的风景。(杨漳凤)

推荐阅读
“将画室搬到大自然”——“自然艺术研学”暑期受热捧
福建农林大学学子“三下乡”,找寻乡村文化印迹
少年北上 逐梦而行
闽南科技学院:逐梦山海 探访“四下基层”霞浦故事
黎明职业大学开展反诈禁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